//走失即立案!无需等待!

走失即立案!无需等待!

孩子失踪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可能决定最终的结局。面对儿童走失,社会上流传的“需等待24小时才能报警”的说法,早已被法律和现实彻底否定。掌握正确的应对方式,才能为找回孩子争取最大希望。

webwxgetmsgimg

我国法律对儿童失踪的处理有清晰且严格的规定。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接到儿童失踪报案后,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开展侦查工作。这意味着,从孩子失踪的那一刻起,家长报警时就有权要求警方启动刑事立案程序,不存在“24小时等待期”的说法。电影《亲爱的》中“失踪24小时后才立案”的情节,是与法律规定相悖的艺术加工,曾造成广泛误解。对此,公安部刑侦局打拐办主任陈士渠早已公开澄清:儿童失踪应立即报警,警方会第一时间介入。法律的刚性规定,正是为了杜绝“等待”造成的黄金救援时间流失。

webwxgetmsgimg (1)

为何必须坚持“刑事立案”而非普通报案?两者的差异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找回概率:

刑事案件有“破案率”考核要求,警方会调动更多警力、启动刑侦技术手段(如监控追踪、信息协查等),侦破优先级远高于普通治安案件。

刑事案件可依法动用技侦资源,对失踪轨迹的追踪、可疑人员的排查效率大幅提升,这是普通报案无法比拟的。

据统计,儿童失踪后的“黄金24小时”内,找回概率高达70%以上,每延迟1小时,希望就会急剧缩减。刑事立案的“立即启动”特性,能最大限度压缩响应时间。

webwxgetmsgimg (2)

若遇到警方以“需等待”“证据不足”为由拒绝刑事立案,家长可依据法律维权:

• 明确告知警方上述四部门联合发布的《意见》条款,强调“儿童失踪即立刑事案件”是法定程序;

• 若沟通无果,可向当地人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意见》明确规定,检察院有责任监督此类案件“有案必立、有案必查”,这是法律赋予的救济途径。

webwxgetmsgimg (3)

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的扩散能力虽强,但绝不能成为首选方式。相比之下,警方的专业侦查体系、跨区域协作能力、技术手段支持,是找回孩子的最可靠保障。现实中,因过度依赖“转发求助”而延误报警时机,最终酿成悲剧的案例不在少数。

当然,在报警后,可同步借助自媒体扩散信息,但必须以警方立案侦查为前提——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的结合,才是最优解。

金钥匙工程,专注儿童走失被拐解决方案,将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到安全领域,研发和建设了儿童虹膜保护云和老年虹膜保护云项目,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五星关爱专项基金独家承办科技守护 关爱儿童·金钥匙工程公益活动,通过记录虹膜编码的方式,将家庭信息“存储”在儿童及老人的眼睛里,并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加密护航。经过比对虹膜数据,可以快速找到其家人信息,从而为他们永远保留一把安全回家的“金钥匙”。

webwxgetmsgimg (4)

儿童虹膜数据库会陆续向公安、民政、教育、卫健等单位开放数据比对端口。如遇到儿童办理户籍、新生入学、流浪乞讨儿童收容、就医等情况,扫描虹膜,发现失踪儿童,系统立即发出预警,从而提高失踪儿童被找回机率,帮助他们尽早和亲人团聚。

webwxgetmsgimg (5)

孩子的安全,容不得一丝侥幸。记住:儿童失踪后,立即拨打110报警,要求立刑事案件。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更是拯救孩子的关键一步。每一秒的犹豫,都可能让团圆的希望渐行渐远;每一步的提前防范,都能为孩子的安全筑牢防线!

2025-09-19T17:57:51+08:00 19 9 月,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