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6 03, 2025

在全国率先推动设立省、市、县三级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小组 倾心倾力提升困境儿童“幸福指数”

2025-03-27T15:09:56+08:00 26 3 月, 202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近年来,青海省各级民政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福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不断完善儿童福利政策制度体系,健全工作体制机制,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全省各类困境儿童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关爱服务基层基础不断穷实 "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600多万元,大力推动全省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优化童福利服务机构功能布局,积极推进市(州)级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实现儿童养育、医疗、康复、教育、社会工作一体化发展,县级儿童福利机构全面转型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深入开展儿童福利机构"精准化管理 精细化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打造了1000个示范性村(社区)"儿童之家",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提供了关爱服务场所。全省407个乡镇(街道)和4664个村(社区)配齐配强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两支关爱服务队伍,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基层儿童工作服务网络,累计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按照"分层级、多样化、可操作、全覆盖”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业务培训,2.1万多人次参加了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关爱服务能力,努力打通了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服务"最后一公里”。 儿童福利机构“开门办院”,为社会儿童开展活动 困境儿童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工作理念,全面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孤儿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稳步提高保障标准。目前全省集中养育孤儿保障标准达到1450元/人/月,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达到1050元/人/月,较”十三五"末分别提高了32%和50%。"十四五以来,累计发放孤儿、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2.56亿元。进一步健全完善困境儿童医疗救助制度,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特殊儿童医保参保全额资助,医疗费用全额报销。深入实施孤儿助医助学项目,累计为3100多名孤儿开展免费体检、诊疗、康复等医疗服务,为750多名中专以上院校就读的孤儿每人每学年发放助学金1万元。同时,积极链接社会资源,拓展助学对象范围,全省大专以上就读的160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从中受益。依法依规办理收养登记,建立鼓励国内家庭收养残疾孤儿的支持服务政策,促进孤残儿童回归家庭。 儿童福利机构护理员喂养婴儿 留守儿童关爱质量不断提升 省民政厅、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等16部门联合印发《青海省农村(牧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开展精神素养提升、监护提质、精准帮扶、安全防护和固本强基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联合教育、卫健、妇联等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综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关爱、诊疗等各项具体举措,全面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累计投入资金2380多万元,支持引导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等特殊儿童群体开展心理疏导、亲情陪伴、情感关怀等专业服务,惠及1.4万多名困境儿童。 民政工作人员用藏语向群众解读儿童福利政策 流动儿童权益保障不断加强 认真履行牵头部门职责,在全国率先推动设立省、市、县三级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小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做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权益保障工作。各地通过"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详细采集流动儿童基本生活、监护、教育、医疗等有关信息,建立台账资料,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开展关爱保护服务、加强资源整合提供了数据支撑。出台《青海省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实施方案》《青海省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关爱服务基础清单》等政策文件,首次将流动儿童纳入政府重点关爱保护范围,填补了民生保障领域政策空白,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发展保障"等6个方面梳理了21项具体关爱服务项目"青海清单",推动流动儿童与居住地儿童均等享有教育、医疗、生活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更好保障了流动儿童合法权益。 本文转载自【金钥匙工程】

26 03, 2025

金钥匙虹膜工程,为儿童安全护航!

2025-03-27T15:07:42+08:00 26 3 月, 2025|

       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独家承办的《中国校园健康行动》“金钥匙虹膜工程“正式启动! 现面向全国招商,文件助力、公函加持,更有资本介入。高新科技~守护儿童安全打造全国28万家幼儿园爱心公益联盟。 项目垂询围:17150000000(微信同步) 本文转载自【金钥匙工程】

26 03, 2025

再谈余华英案:户籍制度与人口管理的漏洞为拐卖提供了灰色空间,构建“儿童安全天网”刻不容缓!

2025-03-27T15:09:05+08:00 26 3 月, 2025|

2025年3月,余华英拐卖儿童案的死刑判决如惊雷炸响,撼动社会心弦。而另一串冰冷的数字,却如寒风刺骨,令人心悸一一中国出生人口,已连续五年滑落,2024年更首度跌破九百万大关。一边,是那些不顾法律威严,铤而走险的“买儿”之欲;另一边,却是年轻人对生育的普遍淡漠,如寒冰封心。这矛盾交织的撕裂感,犹如一面棱镜,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深层困境折射得淋漓尽致:传统与现代的激烈碰撞,城乡发展的严重失衡,性别观念的深刻割裂,以及制度与人性的无声博弈。 需求与抗拒:被扭曲的生育逻辑 在贵州偏远的山区里,一户藏着被拐男孩的“养父母”家中,上演着一幕荒诞剧两个亲生女儿,如陀螺般常年旋转在家务的琐碎中,而那买来的"儿子",却如同家中的小太阳,独享着全家人无尽的宠爱。这背后,是“重男轻女”的陈旧观念在作祟,儿子被视作家族香火的宝贵延续,女儿则像被泼出去的水,无足轻重。这种扭曲的观念,竟在某些角落催生出了一条黑色的产业链一一无子家庭不惜铤而走险,拐卖男童以续香火。而讽刺的是,当这些家庭为“传宗接代”不择手段之时,城市中的年轻夫妻却正为生育问题愁眉不展。育儿成本的高昂、职业压力的沉重、教育内卷的残酷,让生育在他们眼中,成了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这割裂的现象,实则是传统生育观与现代生存逻辑之间的一场激烈碰撞。 在乡村,养老保障的空白让“养儿防老”成了无法撼动的刚需;而在繁华的城市,高昂的房价如同巨石压顶,996的工作节奏让人喘不过气,女性职场歧视更是如影随形。这一切,都让生育从一种“本能”悄然转变为了沉重的“负担”。 城乡裂痕:制度庇护下的阴影地带 余华英案中,那些被拐走的儿童,大多源自贵州、云南等边陲之地的贫困农村。那里,教育资源如荒漠中的甘霖,稀缺至极;监控设备更是稀少,覆盖率低得可怜,为拐卖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仿佛一片罪恶的温床。而转身望向繁华的城市,中产家庭为孩子们的安全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学区房,如同孩子成长路上的黄金甲,守护着他们求学的每一步;托管班,如同温暖的港湾,让孩子们在课后也有归宿;智能手表,如同贴身的小卫士,随时监控着孩子的安全动态。这城乡之间安全感的巨大落差,就如同天堑一般,赤裸裸地暴露了城乡资源分配的鸿沟,让人痛心疾首。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户籍制度与人口管理的漏洞为拐卖提供了灰色空间。全国人大代表李紫微指出,被拐儿童常通过伪造亲子关系证明落户,而基层户籍管理部门对此类"异常户口”缺乏有效筛查机制。这种制度性缺陷,使得拐卖行为得以隐匿于合法外衣之下。而与此同时,城市中的年轻人因户籍限制导致的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生育犹豫。 性别之殇:被物化的女儿与被神话的儿子 在孙海洋寻子的漫长历程中,一个细节如寒冰刺骨,令人心寒至极:孙卓的养父母,明明已有两个亲生女儿,却仍要费尽心机购买男童,只为那荒谬的"传宗接代"观念;而孙卓的亲生父母,也曾对媒体刻意隐瞒家中女儿的存在,试图以“独子失踪”的悲情,来博取世间更多的同情与关注。这种对女儿的集体性漠视,如同一面镜子,冷冷地映照出性别歧视如何成为拐卖与低生育背后那双无形的推手。 在偏远的乡村,女儿常被视为“迟早要嫁人"的”外人”,她们的辛勤劳动被无情地征用,甚至被迫成为“扶弟魔",用瘦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而在繁华的城市,职业女性则面临着“生育惩罚”的残酷现实一一怀孕,可能意味着升职之路的戛然而止,收入的锐减,甚至职业生涯的断送。 在这双重压迫之下,女性们要么被迫放弃生育的权利,要么只能将生育视为对自身发展的巨大牺牲。当社会将生育的责任单方面地加诸于女性身上时,低生育率,便成为了一种无声的反抗,一种对不公与压迫的默默诉说。 破局之路:从制度修补到文明重构 要弥合这种撕裂,需在三个维度同步发力: 法律利剑与技术进步的双重威慑 李紫微提出的“取消拐卖犯罪追诉时效”“强制DNA筛查异常户籍”等建议,直击当前法律漏洞。同时,借助A人脸识别、大数据追踪等技术,可构建“儿童安全天网”。 文化启蒙与代际对话的柔性力量 在江西某乡村,一场“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普法宣传剧,让七旬老人第一次意识到“孙女也能上族谱”。这种文化层面的启蒙,比单纯的法律制裁更能根治观念痼疾。与此同时,城市中“丁克家庭""单身生育”等多元选择的出现,也在重塑生育伦理一一生育不再是人生的必选项,而是基于爱与责任的主动选择。 在撕裂中寻找共生之路 当余华英案的枪声响起,我们不应止步于对罪恶的谴责,而需直面其背后的社会病灶。拐卖与低生育的悖论,本质上是快速发展中传统秩序崩解、新秩序尚未成型的阵痛。解决这一困局,既需要法律与技术构建的“硬底线”,也需要文化与社会共治的“软环境”。 正如杨妞花在寻亲成功后所言:“我希望所有孩子都不用经历我的痛苦。”当每个女儿不再被漠视,当每个家庭不必因恐惧而放弃生育,当城乡资源分配趋向公平时,这种撕裂终将愈合。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能否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找到一条尊重人性、包容差异的共生之路。 本文综合自全国人大代表提案、余华英案庭审记录、社会学研究案例及反拐技术实践,部分细节为保护隐私已做化名处理。 金钥匙工程采用点面科技(源于上海交大,专注计算机视觉23年)自主研发国际领先的虹膜生物识别技术,录入0-12周岁儿童虹膜信息,建立儿童虹膜数据库,从而提高失踪儿童被找回几率,帮"迷失"的孩子快速准确地找到回家的路,探索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的现代儿童安全保护体系。 本文转载自【金钥匙工程】

25 03, 2025

春节期间走失警情多发,陵水公安提醒:加强看护,避免老人小孩走失

2025-03-26T14:47:45+08:00 25 3 月, 2025|

       2025年春节期间,陵水公安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成功帮助多名走失老人和小孩安全回家,赢得了广泛赞誉。据统计,从除夕至今,陵水公安共接到36起走失警情。       在此,陵水公安提醒广大群众注意家中老人小孩,加强看护,预防走失。       1月25日,正值春节前夕,英州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家中两位12岁和9岁的小男孩于24日当天出门玩耍,至今未归。接警后,英州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展开搜寻,同时联系蓝天救援队请求协助。       民警发动群众力量,通过走访询问、在各微信群聊发布寻人启事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寻找。经过多个小时的努力,最终在某家贝壳店内找到了两位小男孩。当民警和蓝天救援队成员将两位孩子安全送回其家人身边时,孩子的父亲激动不已,对民警和蓝天救援队的及时帮助表示衷心感谢。      同样是在春节期间,陵水公安还成功帮助了一名走失老人找到家人。2月3日大年初六,陵城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一位老人在路边摔倒,身边没有家人陪伴。接警后,值班民警立即赶到现场询问老人身体情况、是否摔伤。因担心老人的身体状况,民警决定先将老人送到医院接受检查,并试图与老人沟通询问其家庭住址及亲属信息,询问了半天,也没有听清老人想表达的内容。经多方查找,终于联系上老人的家属,通知其到医院接回老人。老人的家属对民警的及时救助表示十分感激。        针对春节元宵期间走失警情多发的情况,陵水公安将持续加强巡逻防控和安全宣传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和救助走失人员。截至目前,所有接报的走失警情均已成功处置,走失人员均已平安找回。        为迎接接下来的元宵佳节,陵水公安在此特别提醒: 一、老人和小孩外出时,尽量有家人陪同,避免单独行动。如需单独外出,应携带写有家庭联系方式的卡片或手环,以便在迷路时及时与家人取得联系。 二、加强对老人和小孩的日常安全教育,教导他们在遇到陌生人或危险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及时寻求周围人的帮助或拨打报警电话。 三、节日期间,人流密集场所较多,老人和小孩容易因好奇或迷路而走失。因此,家长和监护人应密切关注他们的行踪,确保他们始终在视线范围内。 四、如发现老人或小孩走失,应立即报警,并向警方提供走失人员的详细信息,以便警方及时开展搜寻工作。 本文转载自【陵水公安】

25 03, 2025

满满的安全感!萌娃、老人走失,民警助力平安归家

2025-03-26T14:53:41+08:00 25 3 月, 2025|

暖心救助 温情服务 近日 揭西公安 帮助多名走失人员平安回家 平凡工作中 一身藏蓝守护万家平安        2月22日上午,坪上派出所民警在巡逻途中发现一名走失女童。民警上前询问得知女童在与家人外出时不慎走散。        民警将女童带到派出所内安抚其情绪,并通过女童提供的零碎信息成功联系到了其家人。        当焦急万分的家长匆匆赶来,看到安然无恙的孩子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对民警的及时救助表示了衷心的感谢。2月19日18时许,河婆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一小男孩在某居委附近逗留许久未回家,身边也没有家长陪同,疑似走失。        民警赶赴现场后向附近群众了解情况,询问无果之后将小孩带至派出所暂时安置并发动民力助警初心救援队开展排查工作。        最终在警民合力下成功联系上小孩的妈妈并交由其安全带回。2月15日19时许,京溪园派出所接群众报警称,在京明温泉度假村附近有一名老人疑似迷路,请求帮助。        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该老人无法进行正常交流,经过核查确定其身份是京溪园镇某村村民,因从家中走出,步行至京溪园新洪村迷路。        后民警联系了村干部在村里接应,并驾车将老人送回家中。警方提醒1 对于家中年事已高、记忆力衰退的老人以及小孩,建议为其制作包含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关键信息的身份卡片,让其随身携带。2 为易走失的家人配备具有定位功能的设备,如智能手表等,以便在需要时能及时确定其位置。3 如果发现家人走失,应第一时间报警,向警方提供详细的走失人员信息和照片,以便警方展开搜寻工作。本文转载自【平安揭西】

25 03, 2025

【冬季行动】关爱老人和孩子,从防走失开始!

2025-03-26T14:56:48+08:00 25 3 月, 2025|

最近一段时间 老人和孩子走失的情况 时有发生 民警们第一时间伸出援手 帮助他们平安回家        近日,双凤派出所巡逻警力在辖区工作时,在路边发现一个4岁左右的小孩独自行走着,身旁无大人陪同。        民警赶忙下车来到小孩身边,只见小孩神情紧张,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家人,民警耐心安慰小孩,与其积极沟通交流,从只言片语中,大概得知小孩家住在附近某小区,经工作,民警查询到了小孩具体住址,将其安全送回家中。        看到民警带着孩子回家 ,孩子父亲当即拉着民警的手说连声对民警道谢,原来孩子下午跟着母亲去农贸市场买菜,期间孩子走丢了,一家人正着急着,还好民警及时发现了走失的孩子。        近期,双凤派出所值班室接到一名热心群众报警,称发现一位迷路的老人,需要民警的帮助。        接报后,民警赶往现场找到了报警人及走失老人,并将老人带回派出所照顾,同步开展研判工作,终于联系到老人家属,20分钟后老人女儿周女士到达派出所,对民警连声道谢:“幸好有你们民警的帮助,太感谢了!”        民警将老人交由周女士带回,同时叮嘱周女士日后要多关心留意老人,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官渡警方提示老人和孩子是家庭的宝贝, 为了守护他们的安全,请牢记以下几点:制作身份卡:为老人和孩子随身携带身份卡,注明姓名、家庭住址、紧急联系人电话等信息。 佩戴定位设备:为老人和孩子配备防走失手环、定位器等设备,方便及时寻找。 避免独自外出:尽量陪伴老人和孩子出行,避免让他们独自前往陌生或人多的地方。 教会求助方法:教会孩子记住家人电话和住址,并告知他们走失后如何向警察或工作人员求助。 发现走失及时报警:如果发现老人或孩子走失,请立即拨打110报警,或向附近民警求助。 多一份关注,少一份危险。 让我们共同守护老人和孩子的安全,让爱不再走失! 本文转载自【昆明官渡警方】

25 03, 2025

守护平安年⑥|小孩老人又双叒叕走失,警察有心家属也要留心!

2025-03-26T18:26:37+08:00 25 3 月, 2025|

事关老人小孩!江苏警方最新提醒 春节假期是欢聚的时刻 家人一起外出游玩固然好 但是街头、景区人流量大 若不留心照看 老人、孩子走失情况就容易发生 但好在有“警”无险...        大年初三上午,天台县公安局执勤民警在国清寺巡逻时,发现一名年约九旬的老人拎着香烛,孤零零地站着,时不时左顾右盼、停留驻足。“大爷,您怎么一个人在这呀?是迷路了吗?您的家人呢?”国清派出所民警和巡特警队员一边安抚着老人情绪,一边耐心询问老人姓名及相关情况,由于老人年岁较大,听不懂普通话,沟通起来比较困难。       民警先让老人在出口椅子上休息,再继续沟通,老人表示依稀记得其儿子的电话,国清派出所民警立即根据老人提供的信息,与其家属取得了联系。原来,大爷93岁了,和家人从椒江一起到国清寺祈福上香,结果不小心和家属走散了找不到家人。不久,老人的家属来到出口处,将老人带回,并对民警表示了感谢。02 男孩老街走失,民警助其团圆       大年初一晚上,城市沉浸在新春的喜庆氛围中,处处张灯结彩,熙熙攘攘的游客尽情享受着节日的欢乐。然而,一名单独行动,眼神慌乱的小男孩映入在赭溪老街巡逻的民警眼帘。见状,民警立刻快步上前询问情况,得知小男孩与父母走散了。幸好小男孩能准确地说出自己家人的联系方式,民警立即与家人取得联系,并陪同小男孩一起在原地等待家长。        不一会儿,小男孩的家人心急如焚地赶到。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家长激动地向民警表达谢意:“大过年的,我们一个没注意,孩子就不见了,可把我们急坏了!太感谢你们了,警察同志!”03 老人与家人走散,民警紧急寻回       无独有偶,大年初一上午,民警在国清景区巡逻时,遇到游客求助,称与父亲在游客中心停车场走散,电话也联系不上了。根据家属描述的外貌特征后,民警立即展开寻找。最终在距离游客中心停车场不远处的九九回归林找到了老人。 警方提醒 外出游玩 景区打卡 子女要照顾好老人 家长要看护好孩子 如果不幸发生走失情况 请第一时间 联系警方或工作人员寻求帮助本文转载自【浙江天台公安】

25 03, 2025

事关老人小孩!江苏警方最新提醒

2025-03-26T18:21:34+08:00 25 3 月, 2025|

     春节假期是欢聚的时刻   家人一起外出游玩固然好   但是街头、景区人流量大  若不留心照看   老人、孩子走失情况就容易发生   但好在有“警”无险... “我爸爸妈妈走丢了” 2024年国庆期间 在南京市秦淮区 一名5岁的小男孩 在商场与父母走散 独自在人群中徘徊 接到路人报警后 民警立刻赶到现场 小男孩却一本正经地告诉民警 “我爸爸妈妈走丢了” 当民警准备拍照帮他找到父母时 男孩奶声奶气地说 “擦干眼泪再拍”“警车好帅” “我喜欢中国”“警车可不是玩具” 在带男孩回警务站路上 男孩也一点不怯生 还和民警一路聊天 逗得民警哈哈大笑 最终民警查询到 男孩父母的报警信息 帮助男孩找回“走丢”的家长 老人除夕夜前夕走失,幸好... 2025年1月28日凌晨 在阖家团圆的除夕夜前夕 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茶山派出所 接到报警称 一名老太太徘徊街头疑似迷路 民警迅速赶到现场 将老太太带回所内取暖 民警一边耐心与老人交流 一边通过监控排查 最终明确了老人所居住的小区 终于将老人安全送回家中 看到老人平安与家人团聚 民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心里这块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幸好有你们!” 老人家属连声道谢 对民警的及时帮助感激不已 春节假期 本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 若家中老人、孩子不慎走失 家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份防走丢攻略请查收 警方提醒 儿童防走丢攻略 1、永远不要让孩子脱离家长视线; 2、给孩子穿上容易辨认的服饰,既美观又醒目; 3、准备一张“联系卡”放在小孩身上; 4、平时注重教育小孩,记住安全可靠的求助对象; 5、教会孩子原地等待。一旦发生走失事件,家长一定不要慌乱,立刻报警,不要犹豫。 老年人防走丢攻略 1、给老人制作一张身份卡,老人外出时,带在身上; 2、给老人配备紧急联系手机,预存家属、子女以及属地派出所联系电话,便于走失后联系; 3、不要让老人独行,老人外出时尽量由家人陪同。 外出游玩 景区打卡 子女要照顾好老人 家长要看护好小孩 警察蜀黍的帮助虽然暖心及时 但家人的看护和陪伴才最重要 本文转载自【南通发布】

25 03, 2025

彬州公安|点赞!“大小朋友”不慎走失,民警暖心帮助及时找回

2025-03-26T15:07:39+08:00 25 3 月, 2025|

民警迅速找回走失少年      “警察同志,我家孩子走丢了!早上出门至今还未回家,实在是找不到了,快帮忙找找吧!”        2月17日12时许,新民派出所接到群众求助称,自家小孩疑似走失,请求帮助寻找。接警后,新民派出所迅速组织警力开展寻找工作,得知孩子早上出门至今未归这一情况后,民警先详细了解了孩子的体貌和衣着特征后,一方面安排警力沿学校及附近道路等场所寻找,另一方面通过在各村组微信群发布寻人启事开展相关寻找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民警的努力寻找,最终在彬州市城区找到了走失的小孩,并安全交于家长手中。“真的太感谢警察同志了,我这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了!”看到安然无恙的孩子,家长激动得热泪盈眶,连声对民警表示感谢。民警再三叮嘱家长要吸取教训,一定要照看好自己的孩子,防止意外发生。 古稀老人走失民警迅速寻回       “警察同志,我母亲走失了,你们能帮我找找吗?”2月17日17时许,新民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警求助。电话里,家属哽咽的介绍说,其母亲独自外出,至今未归,家人四处寻找无果,因其母亲经常会出现忘事迷路的情况,家人担心老人发生意外,焦急万分,请求民警帮助。        了解情况后,民警详细询问了老人的体貌特征和走失时的衣着情况,兵分两路展开寻找工作。一路调取周边监控视频进行排查,一路以老人走失地点为中心,向周边区域展开地毯式搜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寻找,民警在一座建筑物角落找到了走失的老人,民警随即将老人搀扶上警车送回家属身边。 老人、小孩防走失攻略 1.家中老人平时出现记忆力不好的情况,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做好防范措施。如果老人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也要引起重视。 2.如果老人小孩外出,没有按预定时间回家,或时间过长还没回家,要第一时间报警求助。 3.可以制作身份卡,上面写清楚小孩或老人的相关信息,让其随身携带。当然,别忘了要保护好个人或家庭信息。 4.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小孩、老人动向,他们外出时,尽量由家人陪同;平时也要教小孩或老人熟记家人电话号码,与家人走散时应在原地等候,不要乱走。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为小孩、老人购买带有GPS功能的产品。 本文转载自【环球网】

24 03, 2025

“小孩哥”走失巧用ATM机找妈妈 原来是触发了这个系统

2025-03-26T15:12:01+08:00 24 3 月, 2025|

       近日,辽宁抚顺市一小男孩在市场与父母走失,但小男孩没有慌张,自己来到附近银行ATM自助取款机的安全防护舱,在里面触发了报警系统,银行工作人员迅速响应,一边安抚小男孩情绪,一边根据其提供的信息多方打听,一番努力后,最终帮助小男孩成功找到家人。 男孩与父母走失 巧用ATM系统帮忙寻亲        当天下午4点多,小男孩独自走在路上,经过银行时进入了ATM取款区域,随后拉开门,进入了自助取款机的安全防护舱。这期间,男孩离开过防护舱,但在门口徘徊了一会后,又回到了里面。男孩站在墙边,看向镜头,不一会又蹲了下去,突然银行ATM机的报警系统被触发,并且进行了提示。        在两声提示音过后,小男孩站了起来四处寻找,几分钟后,男孩发现了身后的报警按钮,随后按下报警按钮。        随后,银行的工作人员快速赶来,将男孩接到了营业厅,并询问了孩子父母的基本信息。        随后,根据小男孩提供的家长姓名和家庭住址,银行工作人员多方打听,终于和男孩的妈妈取得了联系,在走失20多分钟后,男孩被妈妈安全带回了家。 银行ATM报警系统是如何触发的?        经过了解,小男孩之前陪妈妈来这家银行ATM自助取款机办理过业务,这次与父母走散,他便凭借记忆走进了安全舱。从画面中可以看到,男孩开始是要在ATM机的安全防护舱原地等待的,在这个过程中,他蹲下、起来,无意当中触发了银行的报警系统,那么这个报警系统是如何触发?ATM机里还有什么样的报警装置?        记者从银行了解到,ATM机里有多个报警装置,其中,男孩触发的是防跌倒系统,主要是防止老人在里面长时间操作系统,因环境密闭造成晕倒,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报警。        目前辽宁省部分银行的ATM自助取款机设有安全防护舱,除了防跌倒系统,所有ATM安全防护舱都配有进门落锁系统,只要识别到有人进入其中,就会自动落锁,只能从里面打开。        若遇到特殊状况,无法正常从里面打开时,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中心安全系统打开。        在小男孩进入ATM安全防护舱后,内部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安全空间,短时间内不受外界的影响。银行安全保卫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遇到一些应急突发情况,可以进入ATM安全防护舱进行紧急避险,并迅速报警。 儿童走失莫惊慌 多个场所可求救报警        除了银行的ATM机可以求救,在日常生活中,儿童一旦和父母走丢了该怎么办,还有哪些场所可以应急快速报警?        记者从银行了解到,小男孩说出了父母的名字和家庭住址,但是却不知道父母的手机号码。警方介绍,手机号码是重要的基础信息,在处置儿童走失案件中,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家长最好能让孩子记住自己的手机号。        警方提醒,儿童如果遇到走失迷路的情况,还可以把学校作为第一应急报警单位,因为中小学学校保安室均配备了一键报警系统,系统直接与110报警平台链接,可以立刻识别到报警学校的地点和信息。        此外,一些有24小时保安值班的企事业单位以及大型的医院、商场,也可以向其工作人员进行求助报警。 本文转载自【央视新闻】